王小佳旧货囤积症患者(图)
王小佳旧货囤积症患者(图)
Time 2015-09-14 15:18:20 情感驿站
恋爱技巧
不说话的王小佳,活脱脱像是旧照片里走出的女子。
王小佳巴掌脸,柳条腰,说起话来语速极快,像是在开机关枪。不讲话的时候看看她,倒是长了复古的五官,穿上旗袍,像是旧画片里走出来的。她还有复古的爱好,收集各种老上海旧物,堆到堆不下,就干脆开了间怀旧沙龙。
她给自己贴标签:80 后、旧货爱好者、女克勒、怀旧摄影师、沙龙女主人朋友则笑她是旧货囤积症患者,抱着破钢琴老皮箱当宝贝。她倒说,我的心里,有个老上海旧梦。
◎文:《申》报
姜晟颖
实习生
方乐
◎图:被访者提供
潜伏上海达人系列报道之一
他,曾为了收藏黑胶唱片省吃俭用过日子,如今收藏过万;她,钟爱一切vintage的东西,为此租下大厂房,摆放从四处淘来的宝贝;他,妙手生花,从装潢到摆放,为顾客量身定做一家家文艺小店他和她,他们都是潜伏在这座城市里的达人,在他们钟爱的领域里,搭建起自己的小天地。《申》报找寻这些人,推出系列报道“潜伏上海达人”,走入他们的世界,探究他们的生活。假若,你的身边恰好有这样的达人存在,又或者你本人就是,欢迎拨打《申》报的热线电话:159-0197-1716。
王小佳家过去住在龙门路,隔壁就是*金荣的宅子。“现在已经拆掉啦,造了延中绿地。”弄堂岁月刻在她的身上,举手投足都是典型上海女孩子的做派。各房长辈里有不少摄影师和收藏爱好者,古玩、手表、字画、酒、宝石、唱片收藏什么的都有。小时候跟着姆妈串弄堂走亲戚,就盼着看这些叔叔伯伯公公的收藏,觉得历史好像都收在自家了。于是从小,她就养成不丢东西的习惯,1岁时用的玩具钢琴、小时候的衣服文具、青春期时的卡带,她都不舍得扔。不但不扔,看到亲戚家里有喜欢的旧货,还要搜刮回来,全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,妈妈都拿她没办法。
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,王小佳的志向是摄影师,受哥哥的影响,她喜欢拍老上海风情的照片,自己搭出各种不同的布景,营造出想要的拍摄氛围。“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家里的样子吗?”布景没多久,王小佳就有了要复制拆迁掉的弄堂老宅的想法,第一要做的,就是收旧货。这一收,就是十年。
老上海旧物温暖我的心
“每一件都是我亲手收来的宝贝,每一件都很珍贵的。”对着满屋子的旧电扇、旧无线电、旧打字机、旧钢琴、旧衣柜,王小佳就好像对着情人一样含情脉脉。她说这些东西都有*儿的,说不定内里藏着什么*魅狐仙。
收藏途径最初只在家里,后来爸爸妈妈的那些旧东西满足不了她的老上海情节,于是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表哥表姐都被她“洗劫”过一番,看到中古风格的耳环,或者哪个亲戚家的老摆件,她都迈不开步子,先是仗着自己小求着要,求不到了,甚至会拿自己的名牌包包去换。
时间久了,她也知道了些门道,回到东台路搭讪些专收旧货的小贩,提供货源,小到一张照片一把剃须刀,大到一扇门一个大衣柜,她都一样一样往家里搬。
干脆开间怀旧沙龙
时间久了东西多了,她干脆在临潼路租了个仓库,和哥哥一起装修开了个老上海怀旧沙龙,拿出藏品来布置出各种各样老上海的场景。有霓虹闪烁的酒吧舞厅、有名媛范十足的沙发客厅、有装饰精美的两人小座,沙龙兼具了摄影棚和咖啡馆的功能,闲时出租给爱玩的同好开派对,拍照片,倒成了王小佳的全职工作。
这个克勒姑娘招待客人的方式也与众不同,来这儿,除了咖啡蛋糕,还有搪瓷小盆,就是许多人幼儿园时候吃点心的那种,拿了万年青饼干装盘子里,再烧一铜吊的麦乳精招待80后的客人,别有风情。“不好玩的事情我是不做的。”
王小佳的宝贝们
我顶顶欢喜的是钢琴系列,其中有我1岁时候弹的迷你钢琴,跟我1岁时候弹琴的照片放在一起,这也是我收集钢琴的启蒙。还有上世纪50年代产的聂耳牌钢琴,小学里用的,比较简陋。上世纪70年代,托儿所里用的松风牌老风琴,要脚踩才能出声音的。还有我奶奶家里讨来的,上世纪30年代产的民族品牌,摩德利钢琴。最老的一台,是1980年代教会用的德国产罗宾逊钢琴,我是最最喜欢的。
还有一把美*剃须刀,是可以拆开的,foever牌,我这儿这种二战时候美*留下的小物事老多额,特别喜欢这把剃须刀的原因是,给我的人说,这把刀是他的爷爷当年在大名路码头用食品和美*换来的,我觉得很有意思。
还有两个老皮箱,也很特别,我尤其喜欢。是从舟山路犹太人住过的房子里搬来的,据说他们回美国的时候不愿意把东西带走,因为不想回忆起流亡时候的痛苦。倒让我想到歌里面唱的“回来却空空的行囊”。后来我在犹太纪念馆也看到差不多的箱子,特地拍照,留下纪念。
本文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