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见到楼下的刘嫂,是一天我下班回来,看家一个妇女搀扶着一个瘫痪了的男人学走路,她的儿子在前面用手拽着拴在他爸爸脚脖上的绳子,帮助他爸抬脚。这种木偶式的教人学走路,我还是第一次见到,感受到了脑血栓后遗症的病人真难,也感受到了他在家庭中得到了温暖。从此之后,这一幕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。从面相和形体上看这位瘫痪的男子,身体好的时候一定是个美男子,是一个帅哥。
第二次见到她,是买牛尾骨的时候。下班了,来到我家楼下,有人吆喝着“买牛尾骨了,便宜了,9块钱1斤。”我问“好吃吗?”卖牛尾骨的说:“好吃,放点大料,放点盐,煮烂它。你问问这位大嫂是真的吗?她经常买我们的牛尾骨。”那位大嫂点点头说:“是真的,每次我都买一个大牛尾骨,一顿吃不完,把它放到冰箱里,下顿再吃,有时还送给亲亲们吃。”跟着这位大嫂,我89块钱买了一个大牛尾骨,回到家里,按照他们说的配方去做,可怎么也炖不出那种好吃的味道来。
第三次见到她,是买香蕉的时候。在我家楼下恰巧碰到一个卖香蕉的,2块钱一斤,我买了一大把香蕉总共18块钱,楼下大嫂买了4根香蕉,她瞧瞧我说:“你花钱很便意。”从此我觉得这位大嫂生活有些拮据。
第四次见到她,是她与楼下的大姐大婶们,一起用针穿杯子上或雨伞把上的提绳,穿10个可以给8毛钱,这是她在厂子里领的零活。大家说是为了救济困难户,帮她干活。我把我在街上买的马奶子葡萄,给她们拿了一大嘟噜,她们乐得合不拢嘴,说我这是在救济困难户。还有把两个瓠子送给了她,她不要,我说“我买的菜多,碰见一个老人哭着说她家6年接连灾祸不断,没有钱,问我要梅豆不,我说要;问我要南瓜不,我说要;问我要瓠子不,我说要。我都给她买来了,让她早点回家,中午该回家做饭了。”她收下了我的瓠子,我很开心。
大家是一家人,不离不弃,很温暖。小家爱大家,大家爱国家!